根據(jù)一項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(wèi)生學院內科與職業(yè)醫(yī)學雙認證的(occupational medicine resident in the
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at Harvard T.H. Chan School of Public
Health)賈斯汀.楊博士Dr. Justin Yang及其研究團隊所進行,并發(fā)表在《美國醫(yī)學雜志》附屬的《JAMA Network
Open》期刊上的研究指出,能在1分鐘內完成40次伏地挺身動作的男性,比較做不到10次伏地挺身的男性,兩者相比,前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幅下降。
心血管疾病是無聲殺手!心血管疾病在107年度死因排名為第2名,近來更有年輕化的趨勢!除遺傳原因之外,容易誘發(fā)心血管疾病的原因,還包括不健康飲食所造成的三高、過重或肥胖,以及缺乏規(guī)律運動等。除了攝取健康飲食之外,有無機會藉由運動來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呢?近期有一項國外研究指出,藉由進行有氧運動中的伏地挺身運動,似乎可以增加身體活動力,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發(fā)生的風險。
過去曾有來自美國心臟協(xié)會的學者(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, AHA)發(fā)表在《循環(huán)》(Circulation)期刊的研究指出,身體活動不足,不利于心血管健康;研究人員為了解是否可以藉由劇烈的有氧運動,來降低心血管疾病發(fā)生的風險,于是進行近一步的研究。
研究:完成伏地挺身次數(shù)最高族群,相較于最低者,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下降96%
根據(jù)一項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(wèi)生學院內科與職業(yè)醫(yī)學雙認證的(occupational medicine resid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at Harvard T.H.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)賈斯汀.楊博士Dr. Justin Yang及其研究團隊所進行,并發(fā)表在《美國醫(yī)學雜志》附屬的《JAMA Network Open》期刊上的研究指出,能在1分鐘內完成40次伏地挺身動作的男性,比較做不到10次伏地挺身的男性,兩者相比,前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幅下降。
研究進行的對象是以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州10個消防局,年齡介于21-66歲的成年男性現(xiàn)役消防員為受試者,進行每年的定期健康檢查,記錄一開始每分鐘做伏地挺身的次數(shù),并依次數(shù)高低分為5群。開始紀錄的時間陸續(xù)從2000年至2010,其中不論先測試或后測試的對象,皆經(jīng)過長達10年的隨訪調查。隨訪結束后在2018年進行分析,由于經(jīng)過10年的時間,最后累積的受試者人數(shù)共有8601人,其中統(tǒng)計累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受試者共有37名。
研究人員測量的方式為以每分鐘80次的節(jié)拍器開始計算伏地挺身的次數(shù),從0-40次做分組,以每10次為組距,分為0-10次、11-20次、21-30次、31-40次、40次以上五組。在替受試者分組后,研究人員記錄下每個組別為期10年間每年的存活率。最后,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1鐘內完成40次以上伏地挺身的受試者,比起做不到10次伏地挺身的受試者,其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下降了96%;且1分鐘內完成21-30次伏地挺身的受試者,相較于做不到10次伏地挺身的受試者,其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下降了75%。
一周熱門 更多>